联华证券-在线配资流程

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 汉武帝堪称千古一帝,却为东汉覆灭种下“苦果”?班固哭了……_梁冀_皇帝_宦官

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1:19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 汉武帝堪称千古一帝,却为东汉覆灭种下“苦果”?班固哭了……_梁冀_皇帝_宦官

看到一篇文章:《汉武帝堪称千古一帝,为何却为汉朝覆灭种下“苦果”》。

文章认为,汉朝末年之所以民不聊生、诸侯四起,其本质上在于封建皇室集团的无能与宦官专权。而中国宦官势力的源头,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。

这么说是因为,汉武帝时期,宦官专权就已经开始出现苗头了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苏文进谗言,汉武帝杀太子的史实。就连亲儿子都不信,而去采纳宦官们荒谬无比的“毒蛊”之说。虽然在孩子死后,汉武帝也是后悔不已,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重用宦官的事实。

文章得出结论:最终,汉朝倒下了,倒在了“宦官专权”“诸侯四起”的环境之下,这样的大环境造成与汉武帝的很多行为都息息相关。

看了这样的观点,班固哭了。

班固哭的原因是,汉武帝是西汉的皇帝,宦官专权、诸侯四起,是东汉的事情。虽然西汉、东汉都是汉,但真不是一个汉。

展开剩余91%

对于西汉的灭亡,班固认为,由于汉成帝沉于酒色,赵飞燕姊妹乱于内宫,王氏外戚专擅朝政,说起来是令人叹息的。从建始纪元以来,王氏开始操纵国柄,哀帝与平帝在位时间不长,王莽得以篡位,大概王家的威福是从成帝开始逐步形成的。

(《汉书成帝纪》赞曰:臣之姑充后宫为婕妤,父子昆弟侍帷幄,数为臣言:成帝善修容仪,升车正立,不内顾,不疾言,不亲指,临朝渊嘿,尊严若神,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!博览古今,容受直辞。公卿称职,奏议可述。遭世承平,上下和睦。然湛于酒色,赵氏乱内,外家擅朝,言之可为於邑。建始以来,王氏始执国命,哀、平短祚,莽遂篡位,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!)

西汉的灭亡,是亡于外戚专权,不是太监。

下边咱们把脑洞开的和这个作者一样大,认为西汉和东汉就是一个汉,看看汉武帝宠信宦官的行为,会不会影响到几百年后的东汉末年。

如果要找出两汉在权力结构上的相同之处,不是宦官专权,而是外戚横行。

从西汉的霍光到王莽,到东汉的外戚“马、窦、邓、梁”四大家族,外戚政治是两汉最大的特色。

这也不奇怪,这皇帝是家天下,也就是整个儿天下都是自个儿家的,他当然要照顾自个儿的家里人。但自己的兄弟姐妹啥的又指望不上,人家的血和你一样的高贵,也有资格当个皇帝啥的,防还来不及呢,咋能给他们权力呢?所以就用老妈的娘家人。这也是汉代外戚掌权的最重要原因之一。再有一点,汉代后来的许多皇帝,最喜欢的就是女人,有好几个(比如成帝、灵帝等),年纪轻轻儿的,就死在女人肚皮上了,有的是没孩子,有的孩子才一丁点儿大,结果这皇太后就得主持朝政,你说她能不向着娘家人吗?

而在东汉末年,宦官之所以能登上政治舞台,也是皇权与外戚斗争的结果。

东汉王朝,让宦官掌握权力的,是汉桓帝刘志。为啥刘志这么喜欢和信任宦官呢,这得从刘志是咋当上皇帝说起。

刘志能当上皇帝,纯属是捡来的。在刘志当皇帝之前,东汉的天下,是大将军梁冀说了算的,皇帝根本不算个啥事。

梁冀是个啥人呢?梁冀是顺帝刘保的皇后梁蚋的亲哥哥。在那个时候,老梁家那是相当阔。官宦世家,梁冀的爷爷,爷爷的爷爷,反正老梁的人在朝廷里当官的老鼻子了。梁冀的老爸梁商,就是乘氏侯。而且老梁家的人,不仅官当不小,人长得也漂亮,尤其是女孩子,一个个都如花似玉、美丽动人。就因为老梁家的闺女都长得跟花儿似的,不是狗尾巴花,是牡丹花那么漂亮,就被当时的皇帝刘保给看上了。选妃子的时候,老梁家整上了两个。一个就是梁冀的妹妹梁蚋,还有一个是他的姑姑,不知道叫啥名的,都进宫了。而且这梁蚋能耐老大了,在床上把顺帝刘保忽悠得,都找不着北了,进宫三年就被立为皇后。

汉代的皇帝,对于娘家人都特别的看重。汉代的第一个大将军卫青,就是汉武帝的大舅哥,卫青的妹妹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之一卫子夫。(说是皇后之一,是因为汉武帝有好几个皇后。)而汉武帝刘彻的老爸景帝刘启,也把王志(女志,现在没有这个字。)王皇后的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封了个贼老大的官。而且这种传统打这时候起,就没断过,所以这梁冀的妹子当了皇后,他也就跟着沾光了。大官小官是没少当,到了他老爸全国兵马大元帅(大将军)梁商一死,顺帝刘保就把梁冀整成兵马大元帅(大将军)了。

而这个汉顺帝刘保,死得也特别的早,才三十岁,就腿一伸见刘邦去了。这可把梁冀乐坏了。为啥呢,汉顺帝刘保的的独生儿子刘炳才两岁,这梁冀不是说啥是啥吗?但刘炳可忒没出息了,过不长时间,也死了。

这汉冲帝刘炳一死,梁冀琢磨开了,整谁当皇帝呢?不能找岁数大的,岁数大了就有自个儿的老猪腰子了,不好管,咱得再找个小孩。于是就让渤海王刘鸿的儿子刘缵,一个8岁的皇族成员,当了皇帝,这就是东汉的质帝。

但这质帝刘缵当了皇帝没几天儿,梁冀就发现自个失算了。这刘缵忒聪明了,别看人儿不大,才八岁,心眼儿可不少。

一天,刘缵跟着全国兵马大元帅(大将军)梁冀去上朝,看着梁冀驴性八道地白乎,这事那事儿的,他说了就算,有点看不过眼了。到了退朝的时候,歪着脑袋冒出一句:“此跋扈将军也!”意思是这也太不象话了,这天下姓刘不姓梁啊,你凭啥在这飞扬跋扈,杵倔横丧的呢?说完了,也不勒这梁冀,自个儿转身走了。

这可把梁冀吓坏了,这么点儿个玩意儿,就这么聪明了,啥事都看得这么明白,这长大了咋整呢?于是整了点毒药给刘缵灌下去了。

刘缵死了,得有人当皇帝啊,梁冀想到的是刘志,原因是刘志只有15岁。刘志年纪不大,还是梁冀亲妹妹的老公,这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吗?所以就把刘志整成了皇帝。

刘志虽然是皇帝,但最多就是个木偶,梁冀说啥就是啥。所以,刘志就琢磨着咋把这梁冀给咔嚓了,好让自个儿这皇帝当得像那么一回事。

咋整呢?朝中的大臣那都是梁冀的人,肯定指望不上,刘志就想到了宫里的宦官。刘志想到宦官,完全可以理解,那个时候,他能拨拉得动的,可能也就是这帮子人了。

到哪去商量呢?厕所。

你说刘志能不琢磨着杀梁冀吗?这哪是皇帝呢?商量个事都得去那么个臭哄哄的地儿,你说他得把梁冀恨成啥样吧。

于是,在厕所里,汉桓帝刘志做出了他当皇帝之后的第一个战略决策,发出了第一份真正的圣旨,指挥一帮子太监,准备要了梁冀的老命。

一番严密的策划之后,在公元159年,汉桓帝刘志在当了十三年木偶之后,成功地发动了宫廷政变,梁冀和他的妻子双双自杀。随后,梁家也被满门抄斩,汉桓帝刘志也成了真正的皇帝。

这段扯得有点远,也有点长。但相信大家伙看了这段儿之后,也就整明白了,刘志做为一个皇帝,他为啥就相信那些啥也不是得太监了。他相信太监(宦官、中涓)是因为他是靠他们才夺回权力的,他能不给他们以回报吗?再说了,有了梁冀这么一个前车之鉴,借刘志八个胆子,他也不敢再相信自个儿的亲戚啥的,他不相信太监相信谁呢?而且信任太监还有个好处,太监没儿子,就算是祸害点人啥的,他也不能太长远不是?

而对于有许多皇帝都特别信任太监的原因,柏杨的分析是:皇帝想得到外力支持,有两种方法,一是跟士大夫结合,一是跟宦官结合。但跟士大夫结合很少可能,因为皇帝与他们平常太过疏远,而且也不知道谁是攀附外戚的走狗。唯一的一条路只有依靠宦官,别无其他选择。最先向外戚发动攻击的是上世纪第四任皇帝刘肇,跟宦官郑众结合,逼迫外戚窦宪自杀。接着是本世纪第六任皇帝刘祜,跟宦官李闰、江京结合,逼迫继窦宪而起的外戚邓骘自杀。第七任皇帝刘懿逝世时,宦官孙程、王康、王国发动宫廷政变,迎立第六任皇帝刘祜的儿子刘保登基。──这是一个使人感慨的单调场景,第一批新贵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,昂首阔步,不可一世,不久全被拖到刑场,像杀猪一样地被杀掉。第二批新贵也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,昂首阔步,不可一世,不久也全被拖到刑场,像杀猪一样的也都被杀掉。以后第三批、第四批、第五批。我们相信外戚中也有非常聪明的才智之士,如窦宪、邓骘,不可能毫无警觉。但权力的迷惑太大,使他们自以为可以控制局势。五十年代后,情势更趋严重。外戚梁冀当权,十一任皇帝刘志,继被毒死的十任皇帝刘缵之后,对梁冀侧目而视。刘志跟五个宦官密谋采取行动,他知道面临最大危险,生命和前途完全握在与谋的宦官之手。在密谋大计时,刘志曾把一位名单超的宦官,咬臂出血,作为盟誓。他跟宦官已摆脱了君臣名份,成为黑社会的弟兄。所以在杀掉梁冀、并把梁姓戚族全体屠杀了之后,刘志把参与密谋的五个宦官,一齐封为一等侯爵(县侯),又封另外八个宦官为二等侯爵(乡侯)。

从此,宦官以政府正式官员的身份出现,仗着跟刘志的咬臂之盟,他们的家族和亲友,也纷纷出任地方政府首长。这些新贵的出身跟宦官相同,行为也相同,几乎除了贪污和弄权外,什么都不知道,比外戚当权所表现的还要恶劣。这使本来专门抨击外戚的士大夫阶层,受到更重大的伤害,他们愤怒地转回头来跟外戚联合,把目标指向宦官。并且不像过去那样,仅只在皇帝面前告状而已。士大夫外戚联合阵线,利用所能利用的政府权力,对宦官采取流血对抗。宦官自然予以同等强烈的反应,中国遂开始了第一次宦官时代。从一五九年十三个宦官封侯,到一八九年宦官全体被杀(袁绍干的),共三十一年。

柏杨先生的这段分析,相当的精彩,这也是东汉末年宦官当权过程的一个缩影。

到这儿已经够远的了,但阿元还得接着扯,要不大家伙儿还是不咋清楚,宦官到底是咋掌权的。

这是因为汉桓帝刘志刚把权力整到手,仅仅是短短的八年就OVER,也去见老祖宗刘邦了。他死了之后,接替他的,是中国最差劲的皇帝之一,灵帝刘宏。这刘宏当时只有十二岁,还是个小孩子。有一天正到邻居家偷苹果呢,天上掉馅饼了,有人来接他去当皇帝了。为啥呢?汉桓帝刘志没孩子啊,年轻的窦皇后和他老爸窦武,就把汉桓帝的亲堂侄,刘宏给想起来了。为啥又整个孩子呢,和梁冀的想法是一样的,孩子小听话,好管啊。

但刘宏和他爹一样,胸有大志,不甘心当傀儡。

咱前边说过,汉桓帝刘志,对那些太监是贼拉的好,又是封候,又是给官的。但刘志一死,窦太后掌权之后,就没这些太监们啥事了。

窦太后得向着家里人啊,封老爹窦武为闻喜侯,还有啥啥各种亲戚,也都这候那官的,把这权力都给捞过来了。太监们不服啊,就在宫里向窦太后献殷勤,把个窦太后伺候的舒服的,于是又有了抬头的可能。这时窦太后的老爹窦武不高兴了,这刚刚手握大权没几天,咋又得听太监的了?就和陈番商量,要用武力把宦官集团一网打尽。但这事还没开始干呢,就叫太监们知道了。这太监多狠啊,唱着“该出手时就出手哇”,风风火火就开始闯皇宫了。

这些太监先把汉灵帝刘宏整来,拿着宝剑给他们开道。然后又假传圣旨,要把窦武一帮子人都逮起来。窦武他们也不干啊,说这是假传圣旨,是胡说八道,也整了几千兵马,跑到了一个叫都亭的地方,准备造反。

第二天,太监(宦官)带领的宫廷禁卫军(虎贲羽林军),包围了窦太后的老爹窦武等窦家亲属,全部砍头。还把窦太后整到南宫去了,把老窦家的门生、旧属,一律免官,永不录用。

太监(宦官)集团取得了宫廷政变的胜利,也就等于取得了朝廷的权力。

刘宏在位二十年,是宦官在汉朝历史上最长的统治时期。刘宏更是突破常制一次便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,史称“十常侍”。建宁二年(169年),在宦官曹节追赠为车骑将军;中平元年(184年),任命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,负责对讨伐黄巾的将领论功行赏。

刘宏执政早期,中常侍王甫、曹节深受他信任,后来王甫被司隶校尉阳球害死,曹节逝世,张让与赵忠便成了刘宏宠信的宦官,刘宏甚至将二人比作自己的父母,可见对宦官的依赖。

说了这么多,只想证明一点,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,都是没有宦官掌权传统的。汉武帝可能对宦官好那么一点点,但对东汉末年的宦官横行,毫无关系。

汉武帝没有,也不可能为东汉的灭亡,种下苦果!

请关注《历史有坑》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。这里有《杨玉环、董鄂妃等人的乱伦爱情,为啥被赞扬几千年》、《圣人只产生在远古时代和圣人的生活作风问题》、《要么当风口上的猪,要么别当猪,上屠宰场的滋味,你肯定不想享受》、《中秋爱情故事:让老公头上都长绿草了,甚至快变草坪的女人……》、《中国第一个纯天然冻龄美女》、《最成功,最失败的间谍,都是这个绝美的女人……》、《,从沉鱼到西施鱼,她用西施舌,控诉绝美女人的凄惨人生》、《古代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,最后被谁扯得稀烂?真不是匈奴》、《诸葛亮的丑老婆谁介绍的》,还有为什么说褒姒是老太太,圣人为啥没爹,诸葛亮咋成了是奸臣,关羽真的不忠诚等内容。以及《古代中国——迷失的大国之路》、《论语中为啥全是谎言》、《史记中的马屁》等连载,还有作者的人生感悟。

请大家关注、转发、点赞,您动动手指头,全当锻炼身体了。但您的支持,对我真的很重要!万分感谢!

每天更新,鲜货不断,关注《历史有坑》,我们共同成长!

发布于:天津市

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-在线配资流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